近期,華米科技2018年度新品發(fā)布會的召開,正式發(fā)布可穿戴領域第一款智能芯片黃山1號,引發(fā)了整個業(yè)界關注。雖然人工智能是整個科技圈的發(fā)展大方向,但它在很多產品上,依然還停留在概念階段,黃山1號能否真正為智能穿戴設備帶來真正的AI“玩法”,是很多網友都非常關注的。
黃山1號基于RISC-V開源指令打造,應用Always on技術,實現AI從云到端的前移,支持本地化AI運算,有效提升任務處理速度、降低功耗。心臟生物特征識別、ECG、ECG Pro以及心律異常監(jiān)測四大核心人工智能引擎加持,使它在健康監(jiān)測功能上長足進展。
或許很多朋友都不知道RISC-V是什么?事實上,這是一個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團隊啟動的項目,擁有指令集結構簡單、開源并且免費的特征,通過擴展指令,可做到定制化的模塊與擴展。由于RISC-V在本地化信息處理上已經發(fā)展了較長時間,它也被稱為最適合物聯網和AI的架構之一。
得益于此,RISC-V模塊化設定的特征,使得將發(fā)力方向放在健康領域的華米科技,在黃山1號上采用了這一架構。此外,由于云端人工智能任務處理延遲、網絡傳輸存在數據被劫持的風險,采用了RISC-V架構以后,黃山1號本地化處理AI任務也使這些問題不復存在。
當然,值得稱道的是,相比Arm Cortex-M4架構處理器,運算效率高出38%,可見基于RISC-V打造的黃山1號,其實已經是一個較為高階的完成態(tài),能真正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華米科技通過投資入股RISC-V的CPU、IP供應商SiFive,正式加入到RISC-V基金會。這一基金會中,已經匯聚眾多科技行業(yè)巨頭,Google、NVIDIA、TESLA、MEDIATEK都是當中的成員。華米科技將從穿戴領域發(fā)力,與眾多行業(yè)巨頭協同,為帶來更優(yōu)秀的用戶體驗而努力,黃山1號正是實現這樣的目標的最好展現。
明年上半年,我們將看到黃山1號正式投入商用,現階段接入米家IoT的AMAZFIT智能手表、采用ECG+PPG心率監(jiān)測技術的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huán)1S,它們在用戶端反響已經非常出色。我們也不妨期待,明年搭載這一芯片的華米科技新品,將有更加出色的表現,而可穿戴行業(yè)將再度迎來一番變革。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