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今日早間公布了2018年Q4及全年財報。
財報顯示,愛奇藝第四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70億元,同比增長55%。2018財年總營收為人民幣250億元,同比增長52%。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愛奇藝的總訂閱會員人數為8740萬人,較去年同期5080萬人增長72%。會員服務營收為人民幣106億元,同比增長72%。
與此同時,愛奇藝的會員收入占比也在提升,2016年至2018年會員收入占比分別為33.5%、37.6%和42.4%。這一提升回應了外界關于愛奇藝會員增速放緩的質疑。
內容成本依舊高企,但增速放緩了
從基本面來看,愛奇藝仍是一家保持高速增長的互聯(lián)網公司。但不可忽視的是,2018年愛奇藝依舊出現了虧損擴大的問題,這與其在內容上的巨大投入有關。
財報顯示,愛奇藝2018年營收成本為271億元,較2017年增長65%。愛奇藝稱,導致這一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內容成本增長,而內容成本增長則是由于愛奇藝繼續(xù)進行投資以打造全面的、多樣化的內容庫。
侃科技制圖
值得注意的是,愛奇藝內容成本占到營收成本的比重仍在增長,2015年至2017年分別為61.1%、65.9%和72.6%,2018年更是增至77.9%。
內容成本上升凸顯了愛奇藝對內容庫的持續(xù)投入,但同時也是拖累愛奇藝業(yè)績的關鍵。核心在于,愛奇藝仍在尋找內容成本和盈利之間的平衡,以減少內容投入帶來的虧損。
不過,雖然內容成本繼續(xù)高速增長,但與往年相比愛奇藝內容成本增速明顯放緩。相較2017年的67.3%和2016年的104.1%,2018年的67%已呈明顯下降趨勢,這意味著愛奇藝在內容投入上趨于合理,以及自制內容投入開始回報。
兩大因素導致內容成本增速放緩
龔宇在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對內容成本控制持樂觀態(tài)度。這一表態(tài)建立其實建立在過去一年政策性限薪和外購內容減少而自制內容增加的基礎之上,這也是導致愛奇藝內容成本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
其一,政策性限薪,明星高片酬亂象得到控制,行業(yè)回歸理性。
2018年8月,愛奇藝、騰訊視頻、優(yōu)酷三大平臺和六大制作公司聯(lián)合表示,三家視頻網站和六家影視制作公司即日起將嚴格執(zhí)行有關部門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jié)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的最高片酬限額制度。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
政策性限薪對于視頻網站來說是一根冬天里的火柴,不僅能夠合理控制成本,也能降低財務壓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多方攜手推動行業(yè)健康發(fā)展。
具體來看,視頻網站以及電視臺可削減購劇預算,推動視頻網站和電視臺在買劇時回歸理性。并且,視頻網站和電視臺在買劇時回歸理性,也順勢擠壓出了過高片酬里的大量泡沫。此外,平臺可以采購和制作更具性價比的優(yōu)質內容,同時分散風險。
其二,多自制少外購,有利于內容成本減低。
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愛奇藝版權內容資產較2017年增長45.7%,自制內容資產較2017年增長139%。其中,2018年愛奇藝自制內容資產達到37.36億元,在內容資產中占比達到32.4%,而2017年該比例為22.5%,自制內容資產增長在總內容資產中所占比例明顯提升。
自制內容資產的快速增長,不僅可以分攤版權內容購買帶來的財務壓力,同時依托于愛奇藝的蘋果園生態(tài),自制內容未來具有更大的變現潛力與變現可能性。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視頻平臺繼續(xù)加大優(yōu)質內容、特別是原創(chuàng)內容的投入,在短期會帶來一定的成本與現金流壓力。但長期看,這是企業(yè)樹立競爭優(yōu)勢、打造平臺差異化的必然選擇。
另外,我們將愛奇藝的內容資產年度增幅與內容成本增幅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內容資產的增幅與內容成本增幅接近,這表明愛奇藝在內容上的巨大投入直接體現在了內容的產出上,轉化為了自制內容資產和購買的內容版權資產。
自制內容商業(yè)化進程加快
視頻網站對自制內容的持續(xù)投入,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相對于優(yōu)質內容的版權方來講,內容制作市場更分散,平臺的議價能力也相對更強。
外購版權內容其實長遠來看,并不能構成視頻平臺的護城河。首先是外購版權的授權期限都比較短,一般2-3年,長期“租用”視頻內容會給平臺帶來很高的成本壓力;
其次是在現在的視頻平臺競爭局勢下,尤其是國內愛奇藝、騰訊、優(yōu)酷,三家激烈競爭的情況下,追求外購版權內容會使得上游議價能力過高,進一步推高成本。
另一方面,自制內容的未來盈利能力也更強,不但擁有更強生命周期,還可以通過轉授權、IP授權等等方式更快收回成本,賺取更豐厚的收益。
相對來說,后一種已經直接體現在財報中。例如愛奇藝2018財年內容分發(fā)營收和其他營收分別同比增長了92%和105%,達到22億元和29億元。
在內容分發(fā)上,愛奇藝2018年已經反向輸送到電視臺的劇目包括《延禧攻略》《你好舊時光》《最好的我們》《泡沫之夏》《為了你我愿意熱愛整個世界》等作品。2018年愛奇藝世界·大會上,龔宇提出了愛奇藝9種貨幣化手段,其中發(fā)行是重要的一種形式,除了反向輸送電視臺,海外發(fā)行也是重要增長點。
自制內容的未來是制造盈利
如果僅從反向輸出控制成本的角度看網絡自制,可能并不全面。自制內容的更大職責,是肩負著盈利使命。
我們知道視頻網站內容成本由版權內容和自制內容組成,而視頻網站為了分擔成本會在一定時間后將這些內容進行攤銷。
愛奇藝采用的攤銷政策針對不同類別分為三種,新劇上線第一年將攤去70%-80%的資產成本,經典劇集由于生命周期長,按照直線法攤銷,而自制內容則按照和Netflix一樣的individual-film-forecast-computation method攤銷。
圖片來自網絡
新劇和經典劇集均屬于外購版權內容,國內視頻網站會在2-3年內完成攤銷,采用的加速折舊法和直線攤銷法是為了更快的回籠資金,使得財務報表更加好看。
不同版權攤銷政策其實對公司財務報表最終盈利能力的呈現有很大影響。當年,樂視的版權攤銷規(guī)則就被不少人拿來討論,不少人認為直線法攤銷是其利潤高企的原因,樂視最后的破滅不知道是否有攤銷政策過分保守的“助力”。
而自制內容采用的individual-film-forecast-computation method攤銷,則是自制內容越多攤銷調整空間更大,由于其按照收入比例攤銷成本的方式,所以可以提前鎖定毛利率。
也就意味著,如果愛奇藝自制內容占比越高,未來毛利率越好,盈利狀況就會有所改善。這一點,愛奇藝其實與Netflix走了相同的道路,后者也在不斷提升自制內容資產的比例。
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底Netflix共擁有凈版權內容資產201.1億美元,占比77%;凈原創(chuàng)內容資產60.1億美元,占比23%。Netflix管理層的目標是在2019年末實現原創(chuàng)內容與授權內容5:5。此前,愛奇藝也披露,預計在3-5年后,自制內容、版權和長尾內容成本各占1/3。
最后
今年1月,移動應用分析平臺App Annie發(fā)布的《2019年移動市場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移動設備擁有量超過40億臺,app下載量超過1940億次,應用商店用戶支出達到1010億美元。
其中在全球app用戶支出排名前十榜單中,有6個都屬于在線視頻類別。App Annie預計,2019年,每位用戶在移動端在線觀看視頻的時間將占媒體總使用時長的1/6。除了使用時長增加,跟2016年相比,娛樂app的全球用戶支出將增加460%。
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信息消費比上年增長11%,信息服務消費規(guī)模首次超過信息產品消費,截止三季度末文娛消費增速超過13%。根據艾瑞的調研,在城市青年中,為在線視頻和在線音樂付費的比例達到50.2%和49.3%,這一比例在小鎮(zhèn)青年中也達到了36.2%和34.9%。
在滿足了基本生活之后,娛樂消費正在成為中國居民的消費支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最后插播一條數據,按家庭數計算Netflix在美國家庭付費滲透率達44.6%;愛奇藝付費滲透率18%,預計未來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