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1月13日(北京)很多人都知道,世界范圍內比較典型且有知名度的餐飲O2O類公司包括美國的三家(Yelp、Groupon、OpenTable),中國的O2O公司大眾點評和美團兩家也以餐飲為最主要類目。國外的三家都是上市公司,除了Yelp外其余兩家都發(fā)展平緩;而國內的兩家發(fā)展很迅猛,但在國際化擴張方面還談不上有多大舉動。
近半年來,印度的餐飲O2O網站Zomato搶盡了風頭!此前億歐網報道過它在世界各地的瘋狂擴張步伐:2014年7月,Zomato收購新西蘭的餐廳搜索服務公司MenuMania;2014年8月,Zomato收購了捷克的Lunchtime.cz和斯洛伐克的Obedovat.sk;2014年12月,Zomato收購了意大利的餐飲O2O網站Cibando,目前Zomato覆蓋了全球22個國家。
近日,Zomato再次成為行業(yè)關注點,它從IAC手中收購了美國的餐飲O2O公司Urbanspoon。這個意義非常大,一家印度O2O公司第一次收購了美國O2O公司,直接登上了世界競技的最高舞臺。此前,Zomato還主要在歐洲和Yelp搶地盤,現(xiàn)在直接打入美國,直接叫板的心態(tài)很明顯。
當然,Zomato有它自己的優(yōu)勢,Zomato最初是作為菜單掃描服務公司,派工作人員去餐廳收集餐廳的菜單其它信息,使用OCR設備對其進行掃描上傳,使用戶能在線預覽,正是這種“地推”工作使Zomato區(qū)別于Yelp:Zomato認為自己更能保證餐廳信息的正確性和及時性。
的這種重模式獲得了資本方的認同,從2008年成立至今其已經獲得了1.138億美元的融資,包括2014年11月份獲得了來自Vy Capital,紅杉資本和Info Edge的6000萬美元融資,估值達到了6.6億美元。
此次收購Urbanspoon的花費在5000萬至6000萬美元之間。Urbanspoon成立于2006年10月,專注于餐廳信息和推薦服務,2009年其被IAC收購;Urbanspoon覆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愛爾蘭等國家。此次被Zomato收購后,Urbanspoon的流量將被導入Zomato的APP和網站,將使Zomato的每月訪客數(shù)從3500萬漲到8000萬,餐廳列表數(shù)量從30萬增長至100萬。
從Zomato的擴張步伐來看,其動作比Yelp更生猛;億歐網發(fā)現(xiàn),雖然Yelp市值超過40億美元(2015年1月13日數(shù)據),遠比Zomato的6.6億美元估值更高;但是顯然,Zomato已經開始成為Yelp的挑戰(zhàn)者。作為未上市公司,Zomato在行動上有更多的靈活性。
中國的大眾點評也應該有所警惕,Zomato成立更晚但相當生猛;中國企業(yè)天然有內向性,但登上國際舞臺是遲早會發(fā)生的事情,大眾點評在海外華人多的地方有站點,但在真正的國際化方面還有所欠缺。大眾點評會在2015年上市,屆時國際化步伐可能會加快。
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近期印度的科技公司在迅速崛起,此前筆者寫過《在印度,房產O2O變革要開始了!》 一文,介紹了包括Housing, PropTiger, CommonFloor,Tata Housing和MagicBricks再內的印度主要房產O2O網站。至于印度電商網站Flipkart已經被資本方認為是下一個京東了。
科技和資本永遠在追逐下一波浪潮,即便在餐飲這個很早就被互聯(lián)網的行業(yè),新公司新模式依然有很大的機會,接下來億歐網會對Zomato保持持續(xù)關注。
本文作者付潤,億歐網專家作者,專注國外新模式新公司報道;請尊重原創(chuàng),轉載時請務必注明“作者:付潤”和“來源:億歐網”。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網對觀點贊同或支持。
- 從王傳福躋身全球商界影響力TOP10,看比亞迪的全球躍升之路
- 微軟狂賺仍裁3160人:AI越賺錢,員工越危險?
- PlayStation亮相2025ChinaJoy 攜國產精品游戲邀玩家“決戰(zhàn)游戲之巔”
- 支持力度全面躍升 “中國之星計劃”第四期啟動,助力中國游戲出海升級
- NASA近4000人離職,超總員工五分之一,仍未達減員目標
- 百億美元預算僅分到3.25億,馬斯克的SpaceX遭遇最狠一擊
- 啟信寶發(fā)布《全國產業(yè)集群大全》,全景透視超20000個特色產業(yè)集群
- 人民日報對話任正非:國家越開放,會促使我們更加進步
- 五大領域,六大亮點!全國首個新域新質創(chuàng)新大賽落地青島
- 2025新域新質創(chuàng)新大賽新聞通氣會?在青島召開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