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間,在機艙中想要安靜聽聽音樂放松并備戰(zhàn)時,卻被噪聲不斷打擾;辦公室一族經(jīng)常需要認真思考策劃案,卻總被中央空調運行的噪聲或同事不停的交頭接耳打斷思路;上班族對于地鐵和公交車里的噪聲雖然早已習以為常,但那僅有的非工作的路上時間,如果可以遠離噪聲的打擾,享受一下音樂,準備迎接一天的緊張工作也是非常珍貴。針對這一痛點,降噪耳機應需而生。
在耳機領域,降噪分為兩種:被動降噪和主動降噪。前者其實在日常非常普遍,按照耳機使用材料和部位又可分為減振噪聲、吸音噪聲和隔音噪聲這三種處理方法。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通常是多種方法復合使用。按照目前的材料技術和處理工藝,對于環(huán)境噪音有一定消除作用。主動降噪技術對于大眾消費者來說相對陌生一點,但是以飛利浦影音為代表的影音品牌,已經(jīng)在這條技術道路上頗有建樹。
因為即使是被動降噪技術的耳機,它卻無法抵抗低頻的噪音,所以這就促成了主動降噪技術的發(fā)展,主動降噪功能就是通過降噪系統(tǒng)產生與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聲波,將噪音中和,從而實現(xiàn)降噪的效果。想要積極主動地消除噪聲,“有源消聲”這一技術被研發(fā)出來。它的原理是:所有的聲音都由一定的頻譜組成,如果可以找到一種聲音,其頻譜與所要消除的噪聲完全 一樣,只是相位剛好相反,就可以將這噪聲完全抵消掉。
飛利浦無線降噪耳機SHB9850NC,就混合了被動降噪和主動降噪,用設計和技術雙管齊下,把降噪進行到底。
從外部造型設計上,SHB9850NC擁有非常厚實的記憶海綿耳墊,可以將雙耳完全包裹在內,與外界環(huán)境隔絕。與此同時,人體工程學設計,加上精心挑選的柔軟材料,最大程度減少了對于雙耳的壓迫。即便是長時間佩戴,SHB9850NC也能保證很好的舒適感。
在主動降噪方面,SHB9850NC的核心是ActiveShield Pro™。這是一種先進的主動混合降噪技術,利用麥克風感應器和電子系統(tǒng)產生一個環(huán)境噪音的反向復本并傳輸?shù)饺说亩洌敹鷻C單元產生反向噪音復本的時候,環(huán)境噪音會被大幅度降低。SHB9850NC分別裝置了兩個前饋麥克風(耳罩內的麥克風)和后饋麥克風(耳罩外的麥克風),其中前饋麥克風可涵蓋更寬的頻率帶寬,而后饋麥克風則提供強化噪音降低。在ActiveShield Pro™技術的加持下,SHB9850NC可降低絕大多數(shù)的環(huán)境噪音,整個世界突然安靜下來。
此外,SHB9850NC還有一些非常具有實用性的技術,比如支持AAC與aptX藍牙音頻編碼,能夠為你帶來CD般的純正音效,有線連接下的SHB9850NC,還通過了業(yè)界極為嚴苛的Hi-res“小金標”認證。除了穩(wěn)定高效的藍牙連接,SHB9850NC還提供了更方便的NFC連接。NFC全稱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種基于極低功率的無線電頻率的通訊,專為在兩個設備中通過互相接觸傳輸小規(guī)模數(shù)據(jù)?,F(xiàn)在NFC最多的運用在于手機支付系統(tǒng),分享聯(lián)系人,照片和視頻文件上。音頻行業(yè)也加入NFC的陣營,開始采用NFC模塊在音響系統(tǒng)上,主要用于通過觸碰特定區(qū)域來自動建立藍牙連接。SHB9850NC的NFC可以“一觸即連 One-touch”,只要把打開NFC功能的智能設備觸碰耳罩上的NFC區(qū)域,耳機會自動打開,匹配藍也并開始傳輸音樂。而當另外一個打開NFC功能的智能設備觸碰到耳罩的NFC區(qū)域,它就會自動取得音響的藍牙控制權。
繁華世界,往往容易有更多的焦慮。為了生活而拼搏的同時,短暫的寧靜可能是對抗焦慮,梳理內心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選擇SHB9850NC,遠離喧囂,試著讓自己靜下來,先從一首喜歡的歌曲開始。
- AI職場變革:老齡員工比年輕人更需擔憂
- 閱文上半年凈利8.5億 短劇業(yè)務成新增長點
- 美芯片加密后門曝光 英偉達H20安全神話破滅
- 百度智能云觀察:數(shù)百家AI創(chuàng)企如何實現(xiàn)"三階躍遷"式成長
- 聯(lián)發(fā)科分紅暴漲24%,員工人均百萬背后藏隱憂
- 百度智能云AI加速計劃一年孵化20家創(chuàng)企 獲億元融資
- 美光中國區(qū)裁員風波:企業(yè)回應與市場震蕩
- RTX 5090 D V2中國特供版性能縮水引爭議:旗艦卡閹割后定價不變
- ColorOS 16 Beta上線 官方回應界面設計爭議
- 康迪科技聯(lián)手寧德時代 換電賽道再添新玩家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