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2019年新增長大會”在北京舉辦,《哈佛商業(yè)評論》廣邀業(yè)內專家與學者從“戰(zhàn)略、管理、技術和營銷”四大商業(yè)維度出發(fā),系統(tǒng)化梳理價值增長的路徑和方法,通過真實業(yè)績和市場表現評判中國企業(yè)的增長動能,公布了“中國新增長創(chuàng)新人物”和“中國新增長創(chuàng)新實踐”兩大榜單。微眾銀行基于人工智能技術與另類數據打造的資管科技平臺——攬月,入選《哈佛商業(yè)評論》“中國新增長創(chuàng)新實踐榜單”。作為技術驅動力板塊的四家入選機構之一,評選委員會肯定 “微眾銀行AI團隊搭建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及衛(wèi)星遙感影像等另類數據的智能資管科技平臺,并研發(fā)了國內首家AI驅動的ESG評分系統(tǒng),利用AI技術挖掘數據中的投資風險與機遇。”這是該榜單首次頒給資管領域科技平臺,中國AI+資管領域創(chuàng)新實踐贏得國際認可。
微眾銀行入選2019中國新增長創(chuàng)新實踐榜單
微眾銀行打造國內首家入選“中國新增長創(chuàng)新實踐”榜單的資管科技平臺
《哈佛商業(yè)評論》創(chuàng)刊于1922年,是哈佛商學院的標志性刊物。90年來,一直致力于創(chuàng)造和傳播最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幫助商界領袖不斷更新理念、領導變革,被業(yè)界譽為“管理圣經”,已成為商學院、CEO及高管的必選讀物。
此次入選《哈佛商業(yè)評論》2019中國新增長創(chuàng)新實踐榜單的微眾銀行智能資產管理科技平臺——攬月,由微眾銀行AI團隊搭建,微眾銀行首席人工智能官楊強教授領銜,吳海山博士、殷磊博士等一批人工智能及金融經濟領域專家參與研發(fā),可為基金、保險、期貨、銀行等多個金融場景提供科技服務。
微眾攬月平臺產品矩陣
據資料顯示,攬月平臺是國內首個基于衛(wèi)星遙感數據、時空數據、輿情數據為代表的另類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新一代智能資產管理科技平臺,在三大方面實現了技術與商業(yè)需求的結合:
攬月平臺擁有多元化的衛(wèi)星及另類數據源,將有效填補數據缺口,挖掘數據價值洼地。攬月平臺的衛(wèi)星數據源涵蓋超過10年的海量歷史遙感影像數據,覆蓋國內所有高分系列及國外多種類型的衛(wèi)星,實現高達1天的更新頻率與0.8米的分辨率。同時與多家研究機構合作,匯聚了時空數據、公告數據、市場情緒等數據,使數據資源更加豐沛。
由AI算法引擎驅動的攬月平臺可實時分析金融投資趨勢。憑借在AI算法與時空大數據上多年的積累和26個國內外專利,微眾銀行AI團隊在國內ESG評價體系上實現了突破。其中,ESG分別由環(huán)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部分組成,代表著社會責任投資中投資決策的三大重要考量因素。同時,團隊還在研發(fā)衛(wèi)星搭載AI算法在太空軌道上進行實時分析,布局在軌計算,獲得了國防科工局、中國航天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中國高分杯”一等獎(537支隊伍參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的遙感圖像分析競賽場景分類、目標跟蹤兩個賽道的第一名(11個國家2191支隊伍參賽),為實現實時分析金融投資趨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
微眾銀行AI團隊核心成員來自貝萊德、星展銀行、BAT等頂尖機構,擁有多名資深基本面研究員及產品專家,具有優(yōu)秀的宏觀策略研究實力,在金融投研與海內外量化投資上有多年一線經驗,可以在技術的加持下,將豐富的金融領域實踐經驗與攬月平臺另類數據相結合,開創(chuàng)智能資管新模式,為國內智能資管領域的突破創(chuàng)造更多可能性。
微眾攬月ESG平臺界面
AI+資管成為大資產管理時代必行趨勢
從行業(yè)數據來看,中國資產管理規(guī)模近年迅猛增長,據Thinking ahead institute發(fā)布的《2019年度全球資管500強報告》顯示,中國資產管理規(guī)模最近四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1.6%,處于結構性增長的旺盛期,整個市場目前也處于群雄爭霸的階段。
在資管新規(guī)后,資管規(guī)模實現爆發(fā)性突破的同時,也加速了資管的科技化進程。于是,國內銀行、基金、券商、信托、私募等資管機構紛紛跑步入場。在這場尋找優(yōu)質投資標的能力、投研能力、風險管理能力等能力的綜合大考前,建立起強大、全面及實時的底層數據能力結合AI算力,將成為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公司要共同完成的團體戰(zhàn)。
麻省理工教授Robert Pozen等多位學者曾在《哈佛商業(yè)評論》撰文表示,機器學習及另類數據在資產管理中具有突出的價值,例如通過實時監(jiān)測衛(wèi)星圖像預測農作物的產量,運用GPS等數據追蹤零售店客流量等。
從國際市場經驗來看,頭部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摩根大通、Vanguard、摩根士丹利等早已下重兵布局資管科技和另類數據的應用。例如,貝萊德已于2017年成立新的數據部門,利用AI和另類數據等量化手段進行主動投資管理,并于2018年實現技術變現,貢獻了6%的收入,達7.9億美元。資管機構與技術力量的緊密結合成為大資產管理時代勢在必行的趨勢。
本次微眾銀行攬月平臺入選《哈佛商業(yè)評論》》“中國新增長創(chuàng)新實踐”榜單,不僅是學界對國內智能資管領域實現突破性實踐和微眾銀行的行業(yè)貢獻的認可,更表示國內在智能資管技術上取得的突破受到了國際上的關注和肯定。順應資管科技化的發(fā)展趨勢,可以預見這個國內首創(chuàng)的智能資管科技平臺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為全球貢獻越來越多的中國資管科技的本土案例。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