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物流運力平臺變革者熊貓新能源受邀出席此次峰會,并與菜鳥網絡聯合推出一款快遞物流專用新能源廂貨,吸引了眾多參會人員的圍觀咨詢,成為本屆智慧物流峰會的亮點之一?! ?/p>
物流運力變革勢在必行
在全球化遇到挑戰(zhàn)的今天,物流是制約全球中小企業(yè)貿易便利化的重要瓶頸。在新零售實踐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各種模式紛紛涌現,物流行業(yè)作為新零售的基礎設施,也持續(xù)加快了探索和演變,智慧物流、綠色物流的理念在此次展會格外出彩。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發(fā)表演講稱,中國現在每天平均快遞量是1.3億件,將來日包裹量可能會超過10億件,“今天雙十一的包裹量會成為以后每天的平均量”。“這樣數量的包裹量,應該拿什么樣的基礎設施來應對。”在馬云看來,以前的物流是以體力勞動為主,未來一定是以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基礎上的腦力勞動為主。
正是出于同樣的認識,現場展出的熊貓新能源LEV13車型,從智慧物流的角度出發(fā),采用了專屬化、輕量化、智能化、定制化、快換電等多項創(chuàng)新設計,并將“智慧大腦”嵌入其中,未來快遞員每天送多少包裹?送到哪里去?最優(yōu)路徑怎么走?這些問題通過大數據后臺處理后,會實時推送顯示在車輛中控大屏幕上,切實降低快遞員勞動強度,提升工作效率?! ?/p>
而在車廂內部,該車還搭載智能貨架,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可以實現包裹的快速裝卸。基于車輛搭載的信息平臺,快遞員可以將收發(fā)貨作業(yè)時間、行駛速度、最晚送達時間等實際配送場景加入到模型中,基于運籌學的優(yōu)化算法,進行精密計算,從而達到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優(yōu)化。
2017年,國內快遞業(yè)務量突破400億件,然而全國快遞行業(yè)從業(yè)者不到300萬人,物流末端的人力缺口與巨量包裹之間的矛盾將制約整個快遞物流行業(yè)的發(fā)展。物流業(yè)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yè),高人力成本是常態(tài),加之高速路橋費、停車費等各種費用支出居高不下,以及一些城市的禁行、限行,都增加了大量的物流和社會成本。對物流運力進行革新,推動智慧物流已勢在必行。
智慧物流的實現離不開綠色運力的支撐。“我們要建立一張立體的配送網絡,一個包裹進入到網絡后,由人工智能自動分配路線,由智能車輛甚至無人車和無人機接力配送。”菜鳥ET物流實驗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菜鳥希望與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這張囊括無人機、無人車的立體化、綠色化智慧物流網絡。
熊貓新能源重構產業(yè)鏈
在整個行業(y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物流企業(yè)尋找新理念,嘗試新方法降本增效成為必然趨勢。新能源物流車以其運營成本低、節(jié)能減排效果明顯、城市路權開放性等獲得不少物流企業(yè)的青睞。
截至目前,熊貓新能源物流運力共享平臺已陸續(xù)在廣州、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城市落地,并與圓通、速爾、優(yōu)速、嘉里大通、唯捷城配等知名物流企業(yè)展開戰(zhàn)略合作。
但熊貓新能源并未就此止步,面對新零售不斷對物流行業(yè)帶來的變革要求,從解決行業(yè)痛點出發(fā),熊貓新能源順勢而為聯合上游合作伙伴,依托共享運力平臺,合力為快遞物流量身造車,并將陸續(xù)投入運營,行業(yè)長期存在的車型窘境局面有望逐步打破。
以熊貓新能源推出的LEV系列車型為例,均針對物流用途特點,采取去功能化設計,大膽采用快速安裝、可折疊化副駕駛座椅,將載貨空間最大化;去掉傳統(tǒng)副駕座椅同時去掉安全氣囊,弱化儀表橫梁,使儲物空間最大化。在安全性方面,傳統(tǒng)微面短前懸無法滿足正碰要求,通過增大前懸尺寸,增加潰縮吸能空間,提高安全系數。
目前來看,新能源車正在不斷迭代更新,無論是高效配送、數據分析還是延伸服務上,新能源車更明顯地展現出優(yōu)勢屬性。與此同時,隨著物流運輸工具不再只是簡單包裹交付,面對效率與質量并重的趨勢,熊貓新能源還將通過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智能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及先進設備,重塑整個產業(yè)鏈和價值鏈。真正實現從線上到線下,再到物流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構建出新零售時代以人為核心的運力場景。
在業(yè)內看來,未來五年將是中國物流高速發(fā)展的階段。人工智能、智能硬件和工業(yè)4.0都已在物流行業(yè)的方方面面開始運用,行業(yè)自動化和智能化變革將會在熊貓新能源等企業(yè)的推動下不斷加速。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