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全球連接的設備比人口總數還多。分析公司 Gartner的收集的數據顯示,2017 年約有 84 億臺設備連接到互聯網,而到 2020 年這一數字就增長到超過 200億臺。
數字設備的使用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貢獻者。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物聯網 (IoT) 可以簡化流程、減少能源消耗,從而減少排放。因此,物聯網的發(fā)展不一定就是加劇氣候變化;事實上,它可以減輕它。
物聯網和可持續(xù)性最近的數據估計,到 2028 年,全球物聯網市場將從 2021 年的 3813 億美元的市值增長到 18547.6 億美元,在預測期內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25.4%。
目前,數字服務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 2%。就排放量的增長速度而言,該行業(yè)僅次于航空業(yè)。鑒于人口增長和數字革命,對聯網設備的需求迅速增長,這令人擔憂。
到 2030 年,所有行業(yè)都必須專注于減少碳足跡并實現碳中和。目前正在增加排放量的行業(yè)似乎將無法實現這一目標,并危及全球實現《巴黎協定》目標的機會,該協定旨在保護地球免受氣候變化的不利和不可逆轉的影響。
越來越多的數據中心使用和需求為許多人認為的日常必需品提供支持,例如訪問和使用社交媒體、流媒體音樂和視頻以及云計算,同時從服務器產生大量熱量并增加能源需求。似乎已經如火如荼的第四次技術革命是增加能源使用和排放的代名詞。
然而,世界經濟論壇最近的一份報告認為,情況恰恰相反。在這里,預計物聯網項目將成為幫助世界實現聯合國 (UN) 制定的 2030 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的基礎。
因為物聯網的一個主要好處和驅動力是它可以將多個傳感器集成到各種應用中,允許實時數據收集和分析,所以可以優(yōu)化系統以達到更高的效率水平,同時使用更少的能源。
智能農業(yè)就是一個例子:傳感器可以智能地監(jiān)測水分含量,以便作物只在需要時澆水,從而顯著減少能源使用和水資源浪費,這是導致全球變暖的兩個因素。另一個是智能建筑,其中傳感器用于減少能源浪費,為加熱和冷卻系統供電。
ZEWOPEL 項目例如,弗勞恩霍夫旗艦項目 ZEWOPEL 證明了傳感器系統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的成功。該項目的結果表明,物聯網有可能將德國的碳排放量減少多達 20%??紤]到對整個世界的影響,這種減少可能更加顯著。
該項目展示了傳感器及其相關算法和連接網絡對于創(chuàng)建具有優(yōu)化能源使用和最大化輸出的可持續(xù)系統至關重要。
ZEWOPEL平臺是經過多年的研究和開發(fā)而建立的,包括集成傳感器、信號處理、能量收集、數據存儲技術以及物聯網設備之間的無線通信。該平臺優(yōu)化了所有這些關鍵因素,形成了一個可持續(xù)的系統,可減少連接設備的能源消耗,幫助行業(yè)減少碳足跡并努力實現氣候變化目標。
該項目在物聯網集成已司空見慣的兩種不同場景中進行了測試:智慧城市和智能制造。在智慧城市中,傳感器用于高效監(jiān)測空氣質量等因素。物聯網設備構成了智能工廠中互聯生產系統的主干,所有類型的機器都被自動監(jiān)控和操作,從而降低了整體能源消耗。
物聯網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物聯網違背了增加數字設備使用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排放增加的假設。ZEWOPEL 是傳感器如何通過集成傳感器和對它們收集的實時數據進行智能分析來可靠并顯著減少排放的一個例子。幾乎所有行業(yè)都可以從采用類似的物聯網平臺中受益,其中農業(yè)和制造業(yè)是目前受益最多的行業(yè)。
物聯網傳感器系統可能很快將成為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工具。隨著越來越多的物聯網平臺跨行業(yè)實施,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增強物聯網系統以進一步減少排放并幫助世界實現全球氣候變化目標。
BySarah Moore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