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消息(南山)CDN(內容分發(fā)網絡),是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一環(huán),主要為企業(yè)和 Web 應用開發(fā)者提供簡單易用、經濟高效的內容分發(fā)服務。伴隨著5G、千兆寬帶等新一代網絡部署,高清視頻直播等大帶寬、低時延內容分發(fā)需求愈加強烈,CDN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IDC 近期發(fā)布的《IDC MarketScape: 2022年全球商用內容分發(fā)網絡(CDN)服務供應商評估》顯示,全球CDN供應商格局相比三年前出現顯著變化。Akamai地位依舊穩(wěn)固;老牌供應商如CenturyLink被踢出“領導者”之列,亞馬遜等新興供應商異軍突起,從“主要供應商”躍升至“領導者”陣營。
CDN供應商地位變化對比圖如下(IDC,2019/2022):
據了解,IDC本次報告從能力、未來戰(zhàn)略和市場表現三個方面,對10家在全球范圍內提供商用CDN服務的CDN供應商進行了評估。最終,三家老牌CDN供應商滑落,三家新興CDN供應商崛起,顯示出CDN市場格局正在重塑。
IDC全球電信、虛擬化和CDN研究副總裁Ghassan Abdo評價,“CDN市場正在轉變,以應對新的市場動態(tài)。新的市場動態(tài)需要跨越實時和按需視頻流、AR/VR、AI/ML、邊緣服務和安全方面的創(chuàng)新。企業(yè)正在評估CDN供應商的技術能力以外的透明商業(yè)框架和全面支持服務。開發(fā)團隊加速開發(fā)創(chuàng)新的邊緣服務,正逐步成為一個重要的競爭優(yōu)勢。”
新興供應商是如何打敗老牌供應商的?以亞馬遜云科技為例,跟三年前的上一次評估相比,在能力、未來戰(zhàn)略、市場表現三個維度均有大幅提升,表現出色。該公司表示,邁入領導者行列,得力于兩大維度的競爭力:
其一,是全球基礎設施覆蓋能力。從PoP接入點看,亞馬遜云科技2019年全球PoP接入點數量為200多個,如今這一數量超過410個。從主干網看,亞馬遜云科技構筑了完全冗余的、環(huán)繞全球的多個100Gbps傳輸網絡的主干網,并與數以萬計的網絡服務商連接,可以改進來源獲取,實現動態(tài)內容加速。
亞馬遜云科技2019年主干網包括22個區(qū)域、69個可用區(qū),2022年達到達到26個區(qū)域、84個可用區(qū),并已公布計劃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以色列、新西蘭、西班牙、瑞士和阿聯酋新建8個區(qū)域、24個可用區(qū),已經建成17個本地區(qū)域、25個Wavelength區(qū)域,已經公布計劃再建32個本地區(qū)域。
其二,是性能和成本競爭力。Amazon CloudFront(亞馬遜云科技CDN服務)邊緣站點通過亞馬遜云科技主干網與亞馬遜云科技區(qū)域連接,客戶在獲得優(yōu)越性能的同時降低了整體分發(fā)成本。同時,亞馬遜云科技還借助作為云服務商的綜合優(yōu)勢,不但實現了與全球主流電信運營商的互聯互通,而且提供基于實際應用的SLA(服務等級保證),確保實際應用加速效果,為客戶提供高性能并具有成本效益。
Amazon CloudFront與多項云服務深度集成,自帶DDoS防御,使客戶無需額外成本就可以實現底層 DDoS 防御。亞馬遜云科技每個 CDN 節(jié)點同時也是一個邊緣計算節(jié)點,滿足中量級、輕量級邊緣計算需求,實現計算、分發(fā)、安全一體化方案。
這為亞馬遜云科技在全球范圍內贏得客戶青睞奠定了基礎。以中國客戶為例,在亞馬遜云科技近期公布的《十大最受中國出海企業(yè)海外青睞的亞馬遜云科技服務榜》中,Amazon CloudFront位居第二名。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家市場分析機構Omdia發(fā)布的《2021年Video CDN市場分析》報告中,亞馬遜云科技憑借廣播及媒體內容分發(fā)性能優(yōu)勢位列第一,占據全球市場的20.7%。亞馬遜云科技等新興CDN廠商,憑借更全面的競爭力,讓CDN市場呈現出“新老交替”的格局。
- 聚焦新質生產力!2025信息通信儀器儀表產業(yè)技術論壇八月長沙啟幕,共繪測試新未來
- 邊緣計算如何改變商業(yè):關鍵趨勢和優(yōu)勢
- Omdia觀察:機器人成為中國電信運營商重點布局領域
- 馬斯克宣布Grok 4向全球所有用戶免費開放
- 中國移動數智力量:通信保障抗洪峰,5G-A智耀村超
- 國科量子公開一項量子密鑰分發(fā)專利
- 一箭十一星!我國成功發(fā)射吉利星座04組衛(wèi)星
- 海格通信上半年凈利潤大降98.72% 營收下降13.97%
- 富通掉隊:光纖光纜行業(yè)從“五巨頭”進入“四巨頭”時代
- 【上周小結】中國星網 何以狂飆;特朗普將對芯片和半導體征收100%關稅;中國移動上半年業(yè)績出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