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消息(李陶陶)“408.2萬用戶”,5G商用領先中國一個身段的美國在近期交出了并不怎么出色的成績單。尤其是在中國超過8000萬5G用戶的對比之下,顯得更加慘烈。
在業(yè)內人士的人看來,這樣的結果并不出乎意料。早在去年5G剛剛起步之時,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就曾斷言,今天美國在通信產業(yè)失敗,不要歸罪于華為的崛起,是美國自己走錯了路。
錯而不自知的美國政府在錯誤的道路上愈行越遠。在戰(zhàn)略上,美國政府把精力過多的放在了防范中國上。在產業(yè)鏈方面,美國在通信領域已經是乏善可陳,主要能力更多的集中在產業(yè)鏈最上游的芯片層面,相應配套的基礎設施廠商,以及終端/模組廠商難覓其蹤。在技術路線上,急功近利的選擇技術和產業(yè)鏈都不太成熟的毫米波波段,使得運營商無法施展拳腳。
隨著全球5G商用不斷加速,美國對于爭奪5G領先地位的焦慮感和緊迫感日益強烈。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美國最終只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起了個大早:美國意欲搶跑5G市場
移動通信產業(yè)發(fā)展水平已逐漸成為衡量國家綜合實力的評判標準之一。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世界各國競相開展5G移動通信技術和頻譜的研究工作,以期在5G市場拔得頭籌。美國早就宣稱要領導5G,迅速確定5G頻譜和技術路線,并成為全球第一批商用5G的國家。
美國有四家本土運營商AT&T,Sprint、Verizon和T-Mobile。其中,Verizon是全球最早商用5G服務的運營商。早在2018年10月1日,Verizon就宣布在美國4個城市推出5G Home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Verizon在2018年10月1日商用的5G Home服務并非基于3GPP技術標準,而是Verizon之前聯(lián)合多家廠家自個制定的5GTF標準。因此,從2019年開始,Verizon計劃將已安裝的5G Home基站升級到支持3GPP標準。經過18個月的5G升級準備后,Verizon在朝著2021年“全面商用”的方向前進,預計將其基于毫米波的5G服務擴展到60個城市(目前在35個城市)。
作為Verizon的頭號競爭對手AT&T同樣不甘示弱。于2018年12月21日在美國十幾個城市正式推出基于3GPP標準的“5G+”服務。AT&T的5G+采用的39GHz毫米波頻段。AT&T在7月23日宣布其5G網絡已經覆蓋美國全國,覆蓋的人口數達到了395個城鎮(zhèn)的2.05億人。目前,AT&T正在2020年推出獨立組網(SA)的5G這一目標上加倍努力,與T-Mobile和Verizon爭奪這項技術的領導者地位。
T-Mobile和Sprint分別是美國第三大和第四大移動運營商,前者已經在今年4月份完成了對后者的收購,兩者在5G領域優(yōu)勢互補。在頻譜資源上,Sprint擁有2.5GHz中頻段,T-Mobile擁有600MHz低頻段和毫米波高頻段,兩家運營商合并后,利用低、中、高頻段三層組網,既做廣了網絡覆蓋,又做厚了網絡容量,從而建成一張美國歷史上最廣覆蓋、最高容量的移動網絡。上周,T-Mobile在宣稱已經推出了全球首個可全國性覆蓋的SA(獨立組網)5G網絡。
從時間節(jié)點上來看,美國在5G網絡的規(guī)劃和部署上要比中國早不少,但現實情況是,美國在5G領域的表現并不理想。相關數據顯示,截止7月中旬,美國5G用戶僅僅只有408.2萬戶,不足中國的三十分之一。5G基站數量上,中國目前已經超過40萬個5G基站,而美國還不到10萬個。5G手機銷量上,目前中國已經賣出了上億臺5G手機,美國卻僅有400余萬臺。
在用戶、終端和基站數量上遭到了來自中國的全方位碾壓,讓美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同時,戰(zhàn)略上的失誤以及多年來對基礎設施投資的缺乏,使得美國5G建設面臨嚴峻的現實難題。
趕了個晚集:山姆大叔誤入歧途
作為5G部署較早的國家,卻被后來者居上的中國超越。在筆者看來,造成如今這一后果的原因無外乎三點:對外錯誤性地打壓中國通信業(yè);對內技術路線選擇失誤,另外還有一直存在的隱疾,自身產業(yè)鏈培育不完善。
在技術路線上,美國不惜犧牲掉“全球5G領先之國”的名號給全球生動的示范一堂課--為什么要放棄毫米波?
頻譜本身并沒有所謂的優(yōu)劣之分,但是部署5G時選擇的頻譜不同會導致不同的發(fā)展態(tài)勢。在5G頻譜上,美國押寶的是毫米波。美國當初選擇毫米波一方面是因為技術原因,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頻譜原因。3GHz和4GHz頻譜大部分是美國聯(lián)邦的獨有頻段,特別是國防部廣泛使用的頻段,無法拿出用于5G網絡建設。另一方面,美國希望假以時日,解決了毫米波的傳輸問題,迎來新一代無線通信的主導權,而現實情況是,經過一年多的驗證,毫米波的技術與產業(yè)鏈遠遠達不到成熟,美國政府也沒有能力去驅動技術的發(fā)展和產業(yè)鏈的完善,才不得不“認慫”,調轉方向采用中頻段部署5G。
近日,FCC投票通過了一項計劃,即美國政府用97億美元買回衛(wèi)星公司使用的3.7GHz-4.2GHz 頻譜,重新對電信公司拍賣,用于5G網絡建設。簡單來說,就是美國放棄了其倡導的毫米波5G標準,采用Sub-6GHz標準。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開通了5G網絡的共有63家運營商中,只有4家運營商在使用毫米波,其中3家是美國運營商。T-Mobile在最初商用5G的幾座城市中使用的也是毫米波頻段。目前,AT&T和T-Mobile均已經公開表示,將利用sub-6GHz頻段增強5G覆蓋。
反觀中國的三大運營商,部署5G時最先采用的是中低頻段。中國電信和中國聯(lián)通采用的3.5GHz,技術和產業(yè)鏈方面都十分成熟,分配給中國移動的2.6GHz頻段雖然不是這么成熟,但是中國移動有很強的體量和產業(yè)號召力,在補貼和規(guī)?;p重保障之下,完善產業(yè)鏈自然不在話下。
如果說選擇毫米波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失誤”,那么對中國通信企業(yè)下手,絕對是錯上加錯的愚蠢舉動。毫無疑問,美國政府對于華為、中興等中國通信企業(yè)的制裁,正加劇美國運營商建設5G的困境。
近年來,美國政府以“威脅安全” 為由拒絕華為、中興的進入,使得美國運營商在建設5G基礎網絡時選擇面更窄。特別是美國當地的農村運營商,由于缺少了競爭對手,只能依賴于少數幾家設備商,讓這些通信設備商在議價上占據優(yōu)勢,無形之中增加了美國運營商的建設和運營成本。
再加上,中國通信企業(yè)在5G專利方面已經在全球名列前茅。在5G標準上,中國也取得了相當重的話語權。美國政府“一桿子”將中國這些成果拉入黑名單,無疑是在自掘墳墓。
一直以來,美國在信息通信領域內占據全球領導地位,但在通信設備領域已經是乏善可陳?,F有的全球四家主流設備廠商中,中興、華為是中國企業(yè),諾基亞和愛立信來自于歐洲,沒有一家美國企業(yè)。因此,美國政府急切想要扶持本國的5G設備廠商,其曾與甲骨文、思科等科技巨頭接洽,但都慘遭拒絕。
如今,美國在通信領域的優(yōu)勢更多的是集中在產業(yè)鏈最上游的芯片層面,比如高通,但是在系統(tǒng)設備、配套基礎設施、以及終端/模組等領域已經很難尋覓到蹤影。因為在美國政府看來,這些領域利潤率太低,資本根本不會去投入,也導致了美國5G產業(yè)鏈不夠成熟。而此時的中國正在大力扶持5G產業(yè)鏈,在政策、資金、產業(yè)引導、人才等各方面發(fā)力,為推動5G發(fā)展掃清一切障礙。
正如《環(huán)球》時報社評所說:“中國忙著建設5G,美國忙著防范中國?!?在美國5G發(fā)展滯后的情況下,拒絕中國先進的技術,這是一種非?;恼Q的態(tài)度,中國不會停下腳步等一等美國,但歡迎美國用正當的方式追趕上來。
- 中國信通院:腦機接口已成全球科技競爭新賽道 臨近應用落地窗口期
- 國盾量子2025H1營收大增至1.21億元 凈虧損2379萬元
- 中國聯(lián)通二季度5G網絡用戶凈增968.8萬戶 累計達到2.14億戶
- 中國聯(lián)通2025年上半年營收突破2000億元:凈利潤178億元,同比增長5.1%
- 從洪災搶通到村超狂歡:中國移動用5G-A架起民生“數字橋梁”
- 華為Wi-Fi 7 Advanced:變“聯(lián)網工具”為“智能體” 開啟智能無線新時代
- 星河動力航天完成谷神星二號多項關鍵地面試驗 首飛進入倒計時
- 亞馬遜柯伊伯計劃再添24顆衛(wèi)星 不到四個月已部署102顆
- 亞馬遜柯伊伯計劃再添24顆衛(wèi)星 不到四個月已部署102顆
- Juniper Research:2030年全球網絡API收入將超過80億美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