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7日,UC發(fā)布全新的U4內核3.0版本。聚焦Web渲染引擎,新版內核安裝包更小,啟動和圖片解碼速度提升30%,支持第三方音視頻組件的Media共建,運行效率、產品體驗、安全穩(wěn)定性等綜合性能均大幅提升。
在2017年10月的2.0版本基礎上,新版U4 內核更加專注于Web渲染引擎的功能定位和發(fā)展方向,應用于小程序、會場/營銷、Web App、互動游戲、新零售等業(yè)務場景,并廣泛支持阿里生態(tài)內的業(yè)務應用,手機淘寶已接入新版U4內核。
阿里大文娛UC內核研發(fā)團隊負責人李英各表示,U4內核3.0版的Web渲染功能更加純粹,在安全性、混合渲染、游戲模式等方面都有獨家研發(fā)的創(chuàng)新成果。未來,U4內核將在“讓Web無所不能”的愿景下不斷升級進階。
U4內核3.0版:更小size,更高性能體驗
2004年,UC發(fā)布全球首個云架構手機瀏覽器,經過多年沉淀,瀏覽器內核技術已相當成熟,U4內核就是由UC第一代內核發(fā)展而來。從2016年 U4內核1.0版本發(fā)布到2017年 U4內核2.0版本,版本持續(xù)迭代顯示出運行效率、開發(fā)效率、體驗增強三個方面的重要變化。
U4 內核2.0版本不僅與手機淘寶、手機天貓等阿里生態(tài)內公司攜手,還與魅族達成合作,魅族瀏覽器引入U4內核后完成了重大升級,穩(wěn)定性和基礎體驗均有較大提升,啟動速度提高40%,崩潰率下降了50%,視頻性能提升37%。
此次發(fā)布的3.0版本將進一步升級U4內核的性能體驗。安裝包體積大小是內核產品的關鍵點之一,新版U4更加專注于Web渲染,大力精簡非相關功能,讓更小Size成為新版本的一大亮點,并將持續(xù)優(yōu)化。
提高性能方面,U4內核3.0版簡化運行流程,提升綜合性能。更快的啟動速度體現在WebView SDK并行初始化、圖片解碼方面,其中啟動提速30%,圖片解碼耗時降低30%。在游戲模式上,幀率提升超過10%,能耗降低超過30%,實現了性能顯著提高。
U4內核的另一大升級在于可共建,增強擴展能力,允許嵌入控件,從支持第三方音視頻播放器解碼器及視頻組件接入,到支持視頻獨立進程,全面開放Media共建。
李英各介紹,除公認的開發(fā)效率高、跨端跨平臺投放強,支持豐富的CSS能力而廣受開發(fā)者喜愛外,U4內核在操作流暢性上與Native相比也逐步建立了優(yōu)勢,此外因為是完全可控的自繪渲染引擎,無論是在內存、安全還是性能體驗一致性方面,都能獲得比較好的保障。
支持五大業(yè)務場景,讓Web無所不能
推動功能體驗升級,U4內核支持的業(yè)務場景不斷擴展,已經涵蓋小程序、會場/營銷、Web App、互動游戲、新零售等,支持的業(yè)務應用也不僅僅在UC瀏覽器,而延伸到手淘、釘釘、盒馬等阿里經濟體生態(tài)內應用。
深入到不同業(yè)務場景的特定需求,U4內核在小程序場景優(yōu)化、打造web based會場方案、Native View混合渲染、游戲模式下的性能和功耗優(yōu)化,以及原創(chuàng)的沙箱isolate進程隔離安全模式等領域,持續(xù)積累行業(yè)領先優(yōu)勢。
U4內核打造的游戲模式,不僅在性能方面實現幀率提升、能耗降低,同時具備了兼容Dom/CSS等W3C標準、支持WebAudio和Video的高兼容性,并擁有支持Egret、Cocos等各大主流引擎的多引擎模式,在UC小游戲獲得了充分的應用。
在2018天貓雙11部分會場,U4內核打造web base會場方案,性能表現超出預期。此外,U4內核沙箱isolate進程隔離安全模式,基本徹底封堵安全漏洞的數據非法竊取問題,為業(yè)務安全保駕護航。
目前,最新發(fā)布的U4內核3.0版已陸續(xù)接入到手淘小程序等的各大應用的業(yè)務場景中。隨著性能體驗不斷迭代進階,U4內核向著“讓Web無所不能”的愿景又邁進一步。
- 微軟延長Win10 Edge支持至2028年:老用戶的安全繩還是創(chuàng)新絆腳石?
- 車企高管喊話測評圈:別讓商業(yè)利益帶偏了用戶視角
- 戴爾否認退出中國傳言,強調不會撤離
- vivo首款MR頭顯本月登場 能否打破行業(yè)僵局?
- 美企為對華出口AI芯片讓步:15%收入上交換取許可
- GPT-5在華商標申請受阻 或面臨本土AI競爭壓力
- 美團借錢商標申請曝光 互聯網巨頭金融布局再落子
- 2026屆校招:AI應屆生薪資突破天花板,大廠搶人戰(zhàn)提前開打
- 蘋果MacBook Pro OLED屏跳票2027年 技術瓶頸還是市場策略?
- 小米改名投票引熱議:1.2萬用戶反對更名,雷軍會聽勸嗎?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