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每日經濟新聞
3月27日訊,今年發(fā)布的上市公司2016年度送轉預案中,比例從10:10向10:15、10:20甚至10:30變化的已不令人稀罕,而今年的“高送轉行情”在春光明媚之時也沒有顯現出明媚的春光,這令不少投資者感覺到困惑。針對這一情況,每經投資研究院在經過大量的數據統計、規(guī)律總結后發(fā)現,原來已不能用以往的經驗來看待今年的高送轉炒作,行情難以升溫的背后,有著這樣的幾個原因。而新的行情背景下,優(yōu)選高送轉行情標的股也有了新的投資邏輯。
概念股“偃旗息鼓”送轉行情今年顯疲軟
A股市場中最受關注的炒作題材之一就是高送轉,隨著近兩年上市公司愈發(fā)“慷慨”,以往堪稱高送轉的“10轉10”已有淪為起步價的趨勢,而“10轉30”的超高送轉也已不罕見。對于這一“數字游戲”,資金挑選標的時似乎更加嚴苛。添升寶梳理發(fā)現,對2016年度送轉概念的炒作,也就偶有亮眼之處。除了少數股票外,今年A股高送轉概念股整體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
送轉股整體表現疲軟
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從2016年11月到今年3月24日,兩市合計有129家上市公司推出2016年度高送轉預案(每10股送轉股合計在10股(含)以上),顯著低于往年水平。在2014年度送轉同期(2014年11月~2015年4月30日),合計有178家A股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轉方案;2015年度送轉同期(2015年11月~2016年4月30日),合計有174家A股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轉方案。
截至目前,披露送轉預案以后公司股價上漲的有80家,股價持平的有5家。其中,累計漲幅超過20%的有23家,漲幅不足10%的多達30家,27家上市公司股價漲幅在10%~20%之間。漲幅最高的是易事特,累計漲幅114.79%;其次是云意電氣(81.5%)、然后是隴神戎發(fā)(74.18%)。有44家上市公司股價并未因公司送轉方案而受益,反而出現了下挫。這其中,新易盛跌幅最高,達35.88%;其次是巨龍管業(yè),跌幅為31.49%。此外,中文在線、微光股份、東音股份、大晟文化累計跌幅在20%以上。如需進一步了解詳細情況,可關注添升寶并輸入“高送轉”三字。
添升寶注意到,新易盛2016年度的分紅方案看起來可謂是十分誘人。公司擬10轉20并派發(fā)3.5元現金(含稅,下同)。同期披露的業(yè)績預告顯示,該公司2016年盈利9500萬元~1.05億元,同比增長0.58% ~11.17%。但都沒能助推公司股價上升。
另外幾家公司的送轉幅度也不小,如巨龍管業(yè)、中文在線送轉預案均為“10轉15”,中文在線還要派發(fā)0.4元現金紅利;微光股份、東音股份分別擬“10轉10派3元”、“10轉10派6元”。
頂級送轉也“熄火”
從往年的情況看,那些推出時間早,送轉股比例較高的股票,一向是資金追捧的熱門標的,而送轉比例達到頂級的一部分股票又是熱門中的熱門。
如2014年度送轉行情中的朗瑪信息、眾信旅游、智慧松德、國禎環(huán)保、赫美集團;2015年送轉行情的愛康科技、勁勝精密、中科創(chuàng)達、天齊鋰業(yè)、輝豐股份等等。這些公司在披露其高送轉預案后,股價均受到市場熱烈追捧,股價也是一度大漲。
相比之下,市場對A股2016年度頂級送轉概念股的熱情似乎就沒那么高漲。
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3日,兩市推出“10轉30”預案的上市公司合計有10家。其中,有4家上市公司股價不升反跌,其中大晟文化跌幅超過20%;1家公司股票漲幅只有1.24%;4家公司股票漲幅在12.78%~22.56%之間。其中,唯有大漲114.79%的易事特展現出頂級送轉概念股火爆樣子。
實際上,上交所近期的一番表態(tài)也可以佐證這個情況。3月24日晚間,在針對中國神華現金分紅方案答記者問時,上交所表示,截至目前,滬市僅25家公司推出2016年度“高送轉”預案,比去年同期減少4成。“高送轉”公司的股價走勢也總體平穩(wěn)。披露預案后三個交易日平均漲幅不足2%,遠低于去年同期。個別明顯脫離基本面的股票,在監(jiān)管問詢后股價均出現明顯下跌,理性投資氛圍正在形成。
市場透視:嚴格監(jiān)管震懾高送轉炒作 “老套路”玩不轉了
對比往年,今年高送轉行情的疲軟并非沒有原因。不難看出,監(jiān)管層的各種監(jiān)管措施對市場炒作之風形成了威壓。就市場而言,誠意不足的高送轉,也令不少投資者頭腦不再發(fā)熱,不再盲目地逢送轉就炒。高送轉的“老套路”如今已沒那么吃香了。
交易所函詢對誠意考量
高送轉無疑是監(jiān)管層的重點關注內容,今年也不例外。但從今年的監(jiān)管函內容來看,比以往顯得更為細致。
3月10日,永藝股份公告稱,公司3月9日收到上交所下發(fā)的《問詢函》,對公司近日的高送轉方案表現出疑慮。一方面,上交所要公司結合行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補充說明公司股本擴張規(guī)模是否與最近3年的業(yè)績增幅相匹配;另一方面,上交所認為公司董事何烽在未來6個月內計劃減持不超過49.22萬股,減持目的不夠明確,以及需要其說明對公司未來的發(fā)展前景是否與其他董事有不同意見。資料顯示,永藝股份計劃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fā)現金紅利6元(含稅),同時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方式每10股轉增15股。公司對此次高送轉的主要理由解釋,則是“本次提議符合公司實際經營業(yè)績情況、滿足公司當前經營活動需要、有利于公司優(yōu)化股本結構和未來發(fā)展”。目前永藝股份總股本為1億股,流通股僅為4187萬股。
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監(jiān)管層面對某一家公司拋出的高送轉方案,第一反應便是考量其是否與業(yè)績增長相匹配,以及是否會伴有減持計劃,這兩點就令高送轉“成色”遭受質疑。
永藝股份不是個案,后續(xù)如現代制藥在3月22日,也因高送轉預案受到交易所問詢。另外,如3月2日,南威軟件因擬“10轉增30派1.6元”也收到問詢函。上交所認為,公司近三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689萬元、6108萬元和5147萬元,已連續(xù)3年出現下降情況。公司業(yè)績未有明顯改善,股本擴張速度與實際經營規(guī)模和業(yè)績之間存在較明顯的不相匹配的情況。
據添升寶粗略統計,截至目前,擬每10股送轉總數超過15股的公司有61家,其中有36家公司遭遇了問詢,問詢內容涉及到高送轉的不在少數。如想知道更詳細內容,可關注添升寶并輸入“高送轉”。
再融資新規(guī)推動含金量下降
不久前的2月17日,證監(jiān)會對上市公司再融資的監(jiān)管政策作出調整,記者注意到,新規(guī)(《上市公司非公開發(fā)行股票實施細則》和《發(fā)行監(jiān)管問答——關于引導規(guī)范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jiān)管要求》)中一條主要的要求是:上市公司申請非公開發(fā)行股票的,擬發(fā)行的股份數量不得超過本次發(fā)行前總股本的20%。
由于再融資新規(guī)中將未來上市公司擬定增股份數量與總股本形成了掛鉤,那么通過高送轉做大總股本,為后續(xù)融資“鋪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添升寶,高送轉對上市公司來說就是一個數字游戲,大多數上市公司高送轉就是為了做高股價,高送轉之后股價也要相應除權。當然也不排除會有上市公司為今后再融資做考慮的可能性。
“捕鼠逮狼”威懾炒作之風
熟悉市場的投資者可能會發(fā)現,其實監(jiān)管層近來對股市的炒作之風,也有明顯的威懾。
在證監(jiān)會的官方網站上,無論是“證監(jiān)會要聞”,還是“新聞發(fā)布會”等公開信息中,都可以看到監(jiān)管層對市場各種違法案件的行政處罰措施,包括了內幕交易案、操縱市場案、利用他人賬戶從事證券交易案、從業(yè)人員違法買賣證券案等。這無形之中對市場不法分子和市場炒作風氣形成震懾,成為一種長效壓力。
證監(jiān)會3月24日在發(fā)布會上對“高送轉”最新表示,“‘送轉股’屬于公司自治范疇,但是部分‘內部人’將‘高送轉’作為掩護其減持的工具,還伴生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對此,我會始終高度重視。前期,滬深證券交易所已發(fā)布‘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實施‘刨根問底’問詢,開展對‘高送轉’內幕交易核查聯動,集中查辦了一批借‘高送轉’之名從事內幕交易或信息披露違規(guī)案件。2017年以來,市場對‘高送轉’反應更為理性,但仍有個別公司利用‘高送轉’制造炒作題材。”“我會將繼續(xù)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jiān)管原則,嚴格上市公司‘高送轉’監(jiān)管。上市公司實施送轉股的,送轉比例應與公司業(yè)績增長相匹配、‘高送轉’相關信息披露要充分、大股東及董監(jiān)高要嚴格披露減持計劃。對利用‘高送轉’從事內幕交易、違規(guī)減持等違法違規(guī)活動的,將強化信息披露監(jiān)管和二級市場交易核查聯動機制,發(fā)現違法違規(guī)的,依法嚴肅查處,絕不姑息。同時,我會提醒投資者,‘送轉股’實質上是股東權益的內部調整,公司生產經營狀況沒有發(fā)生根本性變化,送轉后每股收益還因股本擴張而下降。投資者要牢固樹立長期投資、理性投資理念,對于‘高送轉’等題材,不要盲目跟風,防范投資風險。”
- 螞蟻國際任命首席創(chuàng)新官,加速推進數字化戰(zhàn)略發(fā)展
- 馬云現身支付寶20周年紀念日:AI將改變一切,但不意味著決定一切
- 萬事達卡推出反欺詐AI模型 金融科技擁抱生成式AI
- OpenAI創(chuàng)始人的世界幣懸了?高調收集虹膜數據引來歐洲監(jiān)管調查
- 華為孟晚舟最新演講:長風萬里鵬正舉,勇立潮頭智為先
- 華為全球智慧金融峰會2023在上海開幕 攜手共建數智金融未來
- 移動支付發(fā)展超預期:2022年交易額1.3萬億美元 注冊賬戶16億
- 定位“敏捷的財務收支管理平臺”,合思品牌升級發(fā)布會上釋放了哪些信號?
- 分貝通商旅+費控+支付一體化戰(zhàn)略發(fā)布,一個平臺管理企業(yè)所有費用支出
- IMF經濟學家:加密資產背后的技術可以改善支付,增進公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