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2022年營造家獎頒獎典禮首次以線上的形式舉行,這是一場特殊的線上聚會,也是一場非常有含金量的設計屆年度Show。在這個有些與眾不同的頒獎禮上,南京云行設計的作品《一塊叁毛玖》獲得了年度金獎與年度最佳多代住宅設計獎金獎等四個大獎,成為最大家贏家。此外,基本建筑BoomArchitects的作品《一處簡單生活》獲得年度最佳獨居住宅設計獎金獎,木卡工作室的《有棲》獲得年度最佳二人住宅設計獎金獎,行十設計的《方亭》則獲得年度最佳品質(zhì)住宅設計獎金獎,年度最佳適老化住宅設計獎金獎則花落史鵬巍天馬工作室的《白駒過隙》。
今年營造家獎的獎項設置更關注人的居住需求,除了設計作品的專業(yè)性外,希望讓私宅設計更回歸“人”。就如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本屆評審周燕珉老師給予《白駒過隙》的頒獎詞中所說“(設計師)對家庭中每個成員的生活習慣、交流方式及至精神方面的需求都進行深入的了解,通過潤物細無聲的設計手法,給予充分滿足”,這就是好好住希望私宅設計真正能達成的目的。
獎項改變
用私宅設計看到居住中的人
今年營造家獎的獎項設置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往年按照戶型分類獎項,今年則關注人的居住形態(tài),以獨居、二人居、多代住宅、適老住宅和品質(zhì)住宅劃分主要獎項。如此關注居住形態(tài),這在私宅設計大賽中尚屬首次。
做出這樣的改變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好好住對居住需求變化的即時回應。營造家獎經(jīng)過幾年的評選,注意到中國人的居住形態(tài)日益多元,居住需求亦變得更豐富。比如,獨居的人在生活規(guī)劃、空間功能的需求上就與多代家庭的需求不同,有很多獨居的人都希望將死板的空間打開,不需要嚴格區(qū)分私區(qū)與公區(qū);而多代家庭則往往非常重視公區(qū)功能的多樣性,希望客廳能兼具孩子娃耍、閱讀、一家人交流的需求,同時又希望每個人皆有獨立的私密空間。
這些不同的居住需求就如不同的命題擺在設計師面前,他們會用不同的設計手法和解決方式,體現(xiàn)在作品中就為家呈現(xiàn)出不同樣貌,因而,以居住形態(tài)劃分獎項,不僅能讓有共性需求的作品集中得到展示,通過評選,還可以看到設計師如何通過專業(yè)的手法解決這些需求。
同時,好好住也發(fā)現(xiàn)即便是同一居住形態(tài)的人,也有著非常個性化的居住需求。將獨居住宅放在一起展示,可以看到中國一代獨居者的真實生活面貌,也可以通過多代住宅的評選,看到有老有小家庭也呈現(xiàn)出花樣的生活需求……
比如,在最終獲獎名單中,呈現(xiàn)出當代中國人生活的千姿百態(tài)。衡建筑的《S居所》打破固有印象,呈現(xiàn)了60后阿姨的別樣人生;頑鄙設計的《伴宅》展現(xiàn)的是一家三口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南京云行設計的《一塊叁毛玖》書寫了一段時光陪伴孩子成長的故事……
這讓營造家獎也被賦予了另一層意義,通過這些報獎作品看到了中國人生活的多樣性,它與好好住倡導的“家的千萬種可能”不謀而合。
特別關注
適老化是未來必須解決的課題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多,“適老化”這一主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越來越多的行業(yè)和領域開始關注老年人面臨的問題。在居住領域,“適老化住宅”也隨之被更多人提及。
好好住也關注到“適老化”問題正在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面臨的“大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為父母裝修房子,他們急需知道一些相關常識,幫助家人更好地度過晚年。同時些設計師開始為老年業(yè)主服務,并開始嘗試更多適老化設計。
于是,今年營造家獎項中也設立了最佳適老化住宅設計獎,好好住希望通過獎項的評選,讓更多人了解到底老年人的家居生活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是否能通過設計的手法得以解決?私宅設計師為什么要關注這一重要社會問題?
這個獎項邀請到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周燕珉擔任評審。周教授在這一領域有長期的專業(yè)研究,也尤其關注那些真正落到實際的適老化設計。最終,有《白駒過隙》《從前慢,覺來春》《母與女》等五個作品獲得最佳適老化住宅設計獎。
這些作品都呈現(xiàn)出一個特色,他們不僅在生活細節(jié)上給予老年人照佛,也考慮到老年人的心理與精神需求。此外,也可以通過這些作品了解老年人的真實需求,以及中國家庭觀念之下,如何讓老人享有一個安穩(wěn)的老年生活的解決方案。
好好住希望號召更多設計師關注到這一未來重要的社會命題,也會持續(xù)關注行業(yè)在這一領域的發(fā)展,并盡可能幫助更多老年人獲得更好的居住體驗。
看到成長
設計師的價值應被更多人看到
今年是營造家獎舉辦的第六年,有很多老朋友獲獎,同時也有一些過去不太熟悉的新面孔。一路走來,老朋友在不斷地精進,今年站上金獎pk臺的多位設計師,就曾拿過往屆營造家獎的金獎,但今年他們又有了新的進步,無論是設計手法,還是對業(yè)主生活的體察,都比以往更成熟。
也有設計師連續(xù)在同一個獎項上有所斬獲,比如頑鄙設計再一次獲得最佳平面規(guī)劃獎金獎,設計師Sweetrice與設計師Stefny都又獲得最佳軟裝設計獎。這無疑說明,這些好好住認證設計在某一些領域的專業(yè)度已經(jīng)獲得絕對的認可,成為他們身上的專業(yè)標簽。
同時也有一些新的面孔進入了最終的獲獎名單,比如設計師梁彩文、設計師汐九、設計師訶子等都是第一次成為最佳的獲得者。更有從建筑領域跨界的衡建筑、大開設計在營造家獎一亮相,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給予私宅設計一些新的解法。
當然還有獲得年度金獎的南京云行設計,設計師潘天云的作品《一塊叁毛玖》不僅獲得最佳軟裝獎金獎、最佳材料/工藝運用獎金獎,也獲得最佳多代住宅設計獎金獎以及最佳品質(zhì)住宅設計獎。評審崔樹表示,這套作品能看到設計師潘天云自身的成長,讓他從把設計做得有潘天云的風格,“變成了讓設計本身有了客戶家庭的風格”。
不管是新面孔還是老面孔,設計師們都更關注業(yè)主真實的生活,同時他們也把自己對生活的觀察融入到自己的設計作品中,而這正是好好住舉辦營造獎這六年來看到設計師們的最大價值——他們是中國人真實生活的發(fā)現(xiàn)者、規(guī)劃者和引領者。
好好住希望私宅設計師的這種價值,能被更多人看到。因而這一次好好住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COO李楠在頒獎禮上發(fā)布了《設計師價值洞察》,好好住未來將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展開更多的合作,傳遞設計師的價值,也讓設計師有更多機會可以發(fā)聲。
趨勢發(fā)布
用設計影響更多人的生活
在頒獎禮上,好好住也發(fā)布了《2023中國私宅設計十大趨勢》,這是好好住創(chuàng)始人、CEO馮驌基于今年的營造家獎入圍作品總結(jié)的觀察與趨勢。
作為中國私宅設計案例最全面的沉淀平臺,好好住會重點分析當年中國私宅設計的熱門案例,并結(jié)合近3年的趨勢演變,最終確定次年的「中國私宅設計十大趨勢」。每年的十大趨勢,好好住至少觀察了2-3年,并在發(fā)布當年有著突出增長勢頭,且在私宅設計實操中已有了相對完善的落地,這也意味著,這些趨勢已擁有相當?shù)臉I(yè)主接納度。
發(fā)布中國私宅設計十大趨勢,旨在為中國私宅設計師提供最新的可操作性強的趨勢引導,推動中國私宅設計行業(yè)的設計共享、設計普及與設計向善。每一個趨勢背后,也有著好好住對人本關懷、社會發(fā)展的長期深入思考與判斷。
做具有社會性的私宅設計,為具體的居住者提供有溫度的設計,是好好住一直以來的倡導。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nèi)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nèi)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nèi)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