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lián)網深入千家萬戶,消費者也愈來愈習慣在網絡上獲取財經信息并進行投資。與此同時,一些詐騙分子盯上了這筆資金,在互聯(lián)網的陰影中蠢蠢欲動,伸出他們罪惡的觸手。如今,金融類詐騙已經超過情感交友、網絡購物等“幌子”,以26%的占比位居首位。
每年315消費者權益日,正適合盤點各種網絡詐騙。博眾投資通過復盤金融詐騙案例,讓廣大消費者擦亮眼睛,遇到詐騙事件可以快速警覺,避免財產損失。
動動拇指輕松投資,隨意“躺賺”?
2021年12月,連云港的李某和網友一起在“xx汽車”APP上投資賺錢。該投資只需10人拼車的方式購買一輛轎車后,每天便可以產生1%金額的收益。李某因其輕松且收益穩(wěn)定,當即充值25萬元拼車。
后續(xù)李某想提現,APP客服卻稱其購買轎車出車禍,繳納20萬元保證金后才可以提現。李某再次充值,仍不可提現,才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金融詐騙。
警方發(fā)現,該投資方式完全是詐騙團伙的編造,也不存在真實的購買轎車行為。
“xx數字貨幣”:補倉能夠挽救虧損?
2021年,杭州劉女士經企業(yè)微信上認識的陌生好友介紹,下載某APP投資“xx數字貨幣”。一開始,盈利狀況節(jié)節(jié)攀升,劉女士也就越充越多,賬戶金額超過50萬。
某天,劉女士發(fā)現自己的賬戶開始爆倉,一路下跌。緊張無措的她,聽信該陌生好友建議的“用補倉來抵抗虧損”,又往平臺充值數十萬。最終,她充值進賬戶的百萬資金全部虧損。
劉女士告知丈夫后,夫妻倆意識到遭遇了金融詐騙,迅速報警。從劉女士添加好友到被騙百萬,只過去了6天而已。
上述詐騙案例可以看出,金融詐騙大致分幾個階段:
第一步“拋誘餌”。犯罪分子通過套近乎、拉群聊等形式靠近,再以“高額收入”“穩(wěn)賺不賠”“輕松賺錢”等誘餌吸引受害者,激發(fā)其興趣。
第二步“推薦工具”。犯罪分子引起受害者興趣后,開始向其發(fā)送鏈接或者二維碼,使其下載虛假投資平臺。這些虛假投資平臺的數據多是偽造,用于完善騙局和承接資金。
第三步“嘗甜頭”。犯罪分子制造盈利的假象,一步步瓦解受害者的戒備,使其相信投資正在賺錢,匯入更多金額。
第四步“收割”。犯罪分子開始將資金轉移,以“系統(tǒng)異常”“賬戶凍結”等借口解釋無法提取,并趁受害者著急時再次騙取“保證金”“解凍費”等,榨取更多金錢。
博眾投資提醒您,防范金融詐騙可以從針對詐騙分子的慣用伎倆做起:
1.建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不輕信所謂“高額收入”“穩(wěn)賺不賠”“輕松賺錢”等美好話術。詐騙往往是針對財經知識匱乏的人群。
2.謹慎交友,不輕信陌生人的投資理財推薦,及時確認他的身份、來歷。
3.投資認準正規(guī)平臺和機構。不登陸來歷不明的網址,不點擊手機短信和郵件中未知鏈接,不隨意下載未知APP。
4.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遇到相關問題,及時跟家人親友、專業(yè)人士、警察反饋交流。
廣東博眾智能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原“廣東博眾證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12日,經過21年的積累與發(fā)展,公司憑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專業(yè)的研發(fā)力量不斷壯大,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相結合,推動產品和服務的智能化,成為行業(yè)的知名品牌,享有良好的口碑,力爭做行業(yè)標桿,秉承“以客戶為中心,陪伴創(chuàng)造價值”的經營理念,提供專業(yè)、專屬、專注的服務及客戶管理系統(tǒng)。
風險揭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者應具有較高的風險識別能力,合理配置資產。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