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在上海召開。來自科學界、政府企業(yè)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及投資人,正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最新成果,為城市數字化轉型賦能。本周,翼方健數CEO羅震、首席科學家張霖濤出席大會,同與會專家們一起分享業(yè)界的最新觀點,進一步向行業(yè)分享隱私安全技術與IoDC的愿景。
張霖濤參與隱私計算學術交流會:隱私安全計算在IoDC上的應用
7月8日,“2021WAIC·隱私計算學術交流會”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翼方健數首席科學家張霖濤出席會議并作“隱私安全計算在IoDC上的應用”主題分享。張霖濤表示,因數據特性,原始數據無法被大規(guī)模應用。利用隱私安全計算技術,可以實現合理的、授權的數據價值共享,其最終目標是構建IoDC(數據和計算互聯網),讓數據和人工智能間實現互相聯通、促進、利用的正循環(huán)。在具體應用方面,隱私安全計算可在城市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幫助實現城際智能中樞的連接,用網絡效應提升區(qū)域數字經濟的發(fā)展。
張霖濤參與全球AI產業(yè)人才高峰論壇:AI人才跨代傳承
7月8日,張霖濤受邀參與“2021WAIC·全球AI產業(yè)人才高峰論壇”,出席“AI人的跨代傳承:70對話80、90”的圓桌論壇討論。張霖濤作為70后嘉賓代表,與80后嘉賓代表第四范式副總裁、主任科學家涂威威和90后嘉賓代表深勢科技聯合創(chuàng)始人、首席科學家張林峰,一起分享了人才培養(yǎng)、技術創(chuàng)新發(fā)展及應用的觀點。
張霖濤出席商湯科技人工智能企業(yè)論壇:隱私安全計算助力AI更快落地應用
7月9日,在“2021WAIC·商湯科技人工智能企業(yè)論壇”上,張霖濤作“隱私安全計算技術推動AI應用發(fā)展”的主題分享。張霖濤表示,實現人工智能的能力突破和擴大落地應用范圍等訴求愈發(fā)強烈。算力、算法、數據作為支撐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柱,也是人工智能進步的突破點。算力可規(guī)?;惴ㄓ衅款i,而數據是出路。在AI技術框架存在局限性的情況下,可通過隱私安全計算來推動AI突破和落地應用,實現大規(guī)模數據聚集和使用。隱私安全計算可以兼顧數據隱私安全和模型知識產權的保護,通過平臺實現對數據的全流程安全把控,推進數據價值共享驅動人工智能應用發(fā)展。
CEO羅震:隱私安全計算賦能數據要素合規(guī)流動
7月10日,翼方健數CEO羅震受邀參加“2021WAIC·隱私計算學術交流會”,在題為“隱私安全計算賦能數據要素合規(guī)流動”的圓桌論壇上提出了觀點。羅震表示,首先,隱私安全計算為數據合規(guī)流動提供了助力和契機。隱私安全計算的“不分享原始數據,分享數據價值”的理念和技術方法,讓數據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成為了可能。其次,開展針對不同行業(yè)特性制定行業(yè)數據在應用過程中的分級分類和安全使用規(guī)范是十分必要的。隱私安全計算作為一種技術手段,應與法律法規(guī)以及政策規(guī)范相結合, 能夠推動數據在更多場景的安全流通和應用。翼方健數目前正邁步前行,以建立城市行業(yè)智能中樞為起點,利用隱私安全計算打通數據孤島,實現城市多行業(yè)的智能中樞聯盟,積極孵化優(yōu)質的人工智能以服務智慧城市所需的各類應用場景。
翼方健數聚焦數據智能 共探人工智能可持續(xù)發(fā)展
在本屆WAIC的會期內,翼方健數在位于世博中心舉辦的全體大會現場及商湯生態(tài)合作伙伴專區(qū)設置展位,與行業(yè)同儕一道聚焦數據,探討新的業(yè)務形態(tài)。
(圖片來自 公眾號:長寧發(fā)展改革)
今年,數據已經在國家層面,和土地、資本等傳統(tǒng)生產要素一起,被正式定義為五大生產要素之一。隱私計算作為盤活數據生產要素的重要技術手段,得到了政府、企業(yè)、媒體的空前關注和重視。翼方健數公司堅信隱私計算將改變數據的流通現狀,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價值全面釋放。
2021WAIC以“智聯世界,眾智成城”為主題,以高端化、國際化、市場化、專業(yè)化、智能化為方針,著力塑造更人文更開放的大會生態(tài)和世界級人工智能產業(yè)集群。
據統(tǒng)計,本次大會演講及參與嘉賓超千位。其中,中國院士49位,國外院士13位,頂尖高校校長16位,國家級專業(yè)學會和協會理事長25位,科技龍頭企業(yè)、央企國企負責人、獨角獸和行業(yè)新銳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CEO近150位。參會嘉賓包括5位圖靈獎得主:約瑟夫•斯發(fā)基斯(Joseph Sifakis)、惠特菲爾德•迪菲(Whitfield Diffie)、約翰•霍普克羅夫特(John Hopcroft)、曼紐爾·布魯姆(Manuel Blum)、姚期智,以及1位諾獎得主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