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輕資產運營模式、穩(wěn)定現金流而受到港股市場青睞的物管板塊近日新股入市遇冷。10月掛牌港交所的世茂服務上市首日尾盤拉升,以不漲不跌完成其二級市場“首秀”;同日上市的合景悠活則遭遇破發(fā),至今累計下跌愈20%,還未收復“失地”。
在市場擔憂物管板塊估值是否迎來回調時,房企分拆物業(yè)上市的腳步還在繼續(xù)。老虎證券信息顯示,目前融創(chuàng)服務已開啟港股招股,華潤萬象生活已通過聆訊,而建發(fā)物業(yè)、恒大物業(yè)、融信服務等則已遞表港交所。
那么,波動行情下,物業(yè)新股是否還能“高歌猛進”,值得打新?
物業(yè)新股“整裝待發(fā)”
似乎并未受到此前市場轉冷情緒影響,物業(yè)公司赴港上市正在按部就班地推進著。
11月9日,融創(chuàng)服務開啟港股招股,招股價介于10.55港元-12.65港元,入場費12777.47港元。老虎證券數據顯示,目前融創(chuàng)服務部分已募資額18.1億港元,超額約1.97倍。先行開始招股的金科服務目前孖展總額約13.8億港元,超額1.43倍。雖均已足額,但相比也處于招股中、超額認購已達50倍的德琪醫(yī)藥來看,物管新股的火熱程度顯然“成色不足”。
房企角度來看,隨著地產行業(yè)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分拆物業(yè)上市的邏輯或在于可通過獨立募資實現快速市場擴張并成為房企新增長點。從市場大方向來看,目前分拆物業(yè)上市還將是房企在轉型時代里的發(fā)展路徑:恒大、融信、建發(fā)等房企紛紛已將分拆物業(yè)提上日程。據媒體報道,已通過聆訊的華潤萬象生活則已開始評估香港IPO需求。
具體來看,根據中指研究院的研究,恒大物業(yè) 2017年至2019年凈利潤以195.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加,在中國物業(yè)服務20強企業(yè)中最高。今年8月,公司還引入了包括紅杉資本、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云鋒基金及騰訊控股有限公司在內的戰(zhàn)略投資者。
“華潤系”旗下的華潤萬象生活2020年上半年凈利潤為3.39億元,幾乎達到2019整年凈利潤。不過,其也在招股書中透露,華潤集團及華潤置地(連同各自的合營企業(yè)和聯(lián)營公司)為公司前兩大客戶,所貢獻收入合共分別占2017年、2018年、2019年與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總收入的31.2%、32.2%、 32.3%及36%。
此外,建發(fā)物業(yè)和融信服務截止今年上半年合同建筑面積分別為3959萬平方米和3430萬平方米(簽約),同期凈利潤分別為6147萬元和4091萬元。
“物業(yè)股在10月下旬有一輪明顯的降溫,除了大環(huán)境上受大選前風險偏好降低的影響外,也與物業(yè)新股定價有關。如按PE計算,一些物業(yè)股定價比行業(yè)平均23X還要高出一倍,故市場感知度欠佳。”老虎證券投研團隊指出,11月以來物業(yè)股股價已經出現復蘇,但考慮到近期物業(yè)股集中上市,大量物業(yè)新股供給或會導致打新情緒分化,投資者對物業(yè)新股衡量更為謹慎。老虎證券投研團隊同時表示,市場對業(yè)績增長強勁、定價良心且保薦人資質優(yōu)厚的大型物業(yè)股或將較為樂觀,參與意愿更強。
老虎港股打新最高支持20倍杠桿
據悉,老虎證券對11月9日開啟招股的融創(chuàng)服務和德琪醫(yī)藥支持最高15倍杠桿。這意味著,1萬元可放大15倍以15萬元的金額認購,幫助投資者在新股申購時提高資金的利用率,以較少的本金撬動更多的資金。此前,老虎證券對包括諾誠健華-B、九毛九、康方生物、網易、京東等熱門項目打新均提供了20倍融資杠桿,領先業(yè)界。
除高杠桿外,老虎證券還于近期上線了港股暗盤,滿足投資者在港股新股正式上市前一個交易日提前交易新股的需求。老虎證券信息顯示,目前正處于申購中的德琪醫(yī)藥、融創(chuàng)服務、金科服務、上坤地產、祥生控股均支持暗盤交易。投資者可提前“落袋為安”或及時止損,并獲取更多市場維度判斷新股上市首日的股價走勢。
暗盤的上線標志著,老虎證券港股打新體驗形成閉環(huán):投資者可在老虎證券“一鍵打新”港股,在新股上市前在老虎暗盤提前買賣,在正式上市后在老虎證券進行正常投資。值得注意的是,老虎證券已打通了美股、港股兩個資金的賬戶,老虎保證金賬戶可以美元直接打新,現金賬戶可以進行港幣融資,不必兌換即可申購港股,資金調撥更為方便。
從港股整體走勢來看,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表示,“從估值、股息率、還有季線窗口考慮,恒指已經接近跌無可跌,同時像金融、地產這些后周期板塊,上半年估值并沒有擴張,相應的在季節(jié)性強勢中,也有機會迎來反彈。不過由于港股常年都處在低估值的狀態(tài),也有投資者對于港股牛市充滿擔心。港股的指數級表現確實與良好的外圍環(huán)境有所關系,不過至少在大選落地后無論是內資股還是香港本地股的外部壓力都會小很多。”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