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3日,北大國發(fā)院-百分點數據智能與國家發(fā)展實驗室首場在線公開論壇成功舉行,探討全球疫情下中國經濟的挑戰(zhàn)與機遇。
國發(fā)院院長、北大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姚洋,百分點董事長兼CEO蘇萌,國發(fā)院經濟學教授沈艷、管理學助理教授馬京晶,百分點首席數據科學家杜曉夢等共同參與本次論壇,共同研討全球疫情下的中國經濟挑戰(zhàn)與機遇。沈艷教授兼任論壇主持人。
本次活動也得到了央視頻、百度財經科技、搜狐財經、新浪財經、鳳凰網財經、新京報、新華網思客、中國知網、中國財富網、快手研究院等多家媒體和直播平臺的支持。也有很多媒體記者共同參與了論壇。
姚洋院長首先就“新冠疫情之后如何提振經濟”的話題做分享。
姚洋認為,這次經濟下行的原因與以往有很大不同。這次最重要的是需求不足,對企業(yè)來說就是訂單不足,消費大幅度下降成為阻礙經濟復蘇的首要原因。當前最為重要的是提振民眾的消費熱情。政府首先要做的,是在防疫和經濟復蘇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在防疫轉型的同時,姚洋建議政府應加大消費刺激的力度,直接給予民眾現金或消費券補貼,這樣可以起到一箭雙雕的作用:一方面,對于提振消費需求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對低收入人群的救助??偟膩碚f,疫情造成的經濟的下行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事情,用常規(guī)的辦法來提振經濟恐怕是不夠的。我們需要一種對中國來說超常的做法,來提振消費、提振經濟。
作為論壇的聯合主辦方百分點公司,由董事長兼CEO蘇萌基于“數據智能加速數字經濟效率革命”展開分享。
蘇萌表示,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疫后經濟提振的新動能,而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基石,對于數字經濟的發(fā)展非常關鍵,但是數字經濟還需要數據智能這個關鍵引擎來驅動,數據智能既是綜合技術體系,又是連接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智能應用體系。這個引擎能夠把基礎設施連接起來,并讓數據的價值真正發(fā)揮出來,從而驅動數字經濟的運轉。
蘇萌稱,數據要素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資源,可以將其比喻為“石油”,新基建是“油井和輸油管道”,數據智能是“煉油技術和設備”,在這個過程中把“資源”加工成可使用的、高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論壇圍繞“全球疫情與數字經濟”,接下來進行了一場經濟學家和企業(yè)家之間的對話,本環(huán)節(jié)由百分點首席數據科學家杜曉夢主持。
對于疫情給社會和經濟帶來的 “危”與“機”,姚洋表示,現在很多工作都是通過線上來完成,會給通信行業(yè)提供巨大機會。同時,線上教育也將會是一個藍海領域。蘇萌認為,疫情讓政府意識到了用數據來治理和解決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尤為重要。同時,疫情將倒逼產業(yè)數字化進程,從內部改造到外部協(xié)同、從單點應用到全局優(yōu)化,持續(xù)推動產業(yè)數字化、服務化升級。
關于數據成為第五大生產要素,其特征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問題,姚洋院長認為數據要素是新事物,數據的定價、生產、使用等問題都將是挑戰(zhàn)。數據本身不僅是數據量,還需要對其帶來的規(guī)模經濟進行研究。蘇萌認為數據要素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數據最具流動性,數據復制使用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二是數據作為基礎性和戰(zhàn)略性資源,能夠大幅提升其它生產要素效率。三是釋放數據紅利,可以為數字經濟創(chuàng)造新的發(fā)展機會,創(chuàng)造大量新模式、新生態(tài)。
論壇的第二個對話,主要從相對微觀的角度探討疫情對企業(yè)數字化、投資者情緒和消費者信心的影響。
杜曉夢博士首先分享疫情對企業(yè)數字化轉型的啟示,她認為,未來數字化將是企業(yè)競爭的推動力,企業(yè)要思考借助數據智能加速企業(yè)發(fā)展。
杜曉夢稱,企業(yè)從數據到智能躍遷需要經歷新時代的四化:業(yè)務數據化,即讓一切業(yè)務數據化;數據資產化,即讓數據從分散到立體,幫助數據產生價值,進而從數據進化到洞見數據價值;資產應用化,即讓數據資產真正驅動業(yè)務應用;應用智能化,即應用更加自動化和智能化,如銷量預測、采購定價預測和精準的產能規(guī)劃等,使企業(yè)越來越多的決策依賴數據輔助。
馬京晶老師因為時差,提前錄制了自己的分享。她的主題是疫情前后消費者信心對比分析,她重點解讀了疫情前后消費者信心的變化情況。
對比2020年1月份的數據,4月份旅游、煙酒、線下購物、住房、日常娛樂等領域的消費者滿意度,都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其中,旅游領域下降了十幾個百分點。
從地區(qū)分布來看,疫情前消費、收入和工作領域信心最高的都是中部地區(qū);疫情后,全國各地區(qū)消費和收入信心都出現了下降,下降幅度較小的是西部地區(qū),尤其是收入和工作信心下降幅度。
雖然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信心出現了比較大的下降,但是未來五年的長期信心始終保持穩(wěn)定。
沈艷教授分享的主題是疫情下金融市場和政策建議。她表示,根據歷史數據來看,越是危機時期,投資者的情緒對于整個市場的解釋能力越強。
沈艷教授重點分享了北大國發(fā)院和百分點合作的“中國投資者情緒指數”。她介紹,新冠疫情給投資者情緒和金融市場均帶來較大沖擊,但投資者總體對市場并不悲觀。
從過去十二年看,此時投資者情緒處于中等水平,對比過去五個季度,情緒水平、關注度,以及分行業(yè)、分風格的情緒指數都不是最低,尤其是抗疫能力強的地區(qū),投資者情緒更高。
2020年第一季度,情緒指數較高的行業(yè),包含休閑服務、家用電器及建筑材料;情緒指數較低的是采掘、國防軍工和鋼鐵行業(yè)。
論壇最后,幾位嘉賓還和在線的記者們進行了互動,探討了政府如何刺激經濟、企業(yè)如何更務實地推進數字化等問題。
01關于北大國發(fā)院
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NSD)是北京大學的一個以經濟學為基礎的多學科綜合性學院,前身是林毅夫等六位海歸經濟學博士于1994年創(chuàng)立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隨著更多學者的加入以及科研和教學等方面的拓展,2008年改名為國家發(fā)展研究院(簡稱國發(fā)院)。國發(fā)院在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教育經濟學、人口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擁有國內外知名學者。學院秉承北大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學風,高度關注中國的現實問題,致力于學術與現實的結合,不遺余力地推動中國進步。經過二十多年的發(fā)展,國發(fā)院已經形成了集教學、科研和智庫于一身的綜合性學院,成為北大構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02關于百分點
北京百分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數據智能技術企業(yè),總部設在北京,在上海、深圳、杭州、廣州、沈陽、武漢、常州、烏魯木齊設有八個分子公司及研發(fā)中心,員工人數超800人。百分點擁有完整的大數據和認知智能產品線,以及行業(yè)智能決策應用產品,同時創(chuàng)建了豐富的行業(yè)解決方案和模型庫,擁有強大的行業(yè)知識圖譜構建能力。以“用數據智能推動社會進步”為使命,百分點構建了政府級、企業(yè)級和SaaS服務三大核心業(yè)務體系,涉及政務、應急、公共安全、環(huán)保、報業(yè)出版、零售快消、煙草和房地產等多個行業(yè)。百分點自2009年成立以來,已服務國內外10,000+政府與企業(yè)客戶,致力于推進數據到知識再到智能決策的演進。
03關于北大國發(fā)院-百分點數據智能與國家發(fā)展實驗室
實驗室由北大國發(fā)院、百分點聯合組建,開展產學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進行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研究和應用創(chuàng)新,以及人才培養(yǎng)和實習基地等合作。致力于成為國家治理的大數據智庫,研究方向覆蓋宏觀經濟政策及產業(yè)政策、數字政府建設政策、企業(yè)數字化轉型戰(zhàn)略、投資人情緒和消費者信心研究等,為政府制定經濟、產業(yè)政策提供決策支持和學術指引,為產業(yè)洞察和企業(yè)數字化轉型提供理論支撐并推動實踐落地。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