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谷歌和 Uber 圍繞無人駕駛技術的 法律糾紛 中,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正處于漩渦中心。本周,他遭遇了一項不利判決。他希望引用 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的條款 ,拒絕在本案中自證有罪。他拒絕回答,在從谷歌離職加盟 Uber 無人駕駛團隊之前,是否從谷歌下載了關于無人駕駛技術的機密文件。然而,美國一家上訴法院拒絕了他的要求,即擴大他基于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的權利,讓 Uber 可以代表萊萬多斯基刪節(jié)相關文件中的內容。

谷歌旗下無人駕駛公司 Waymo 起訴 Uber 稱,后者 收購了萊萬多斯基的公司 Otto,并竊取了 Waymo 機密的激光雷達技術,加快了無人駕駛汽車的開發(fā)。Waymo 指控稱,在從谷歌離職的幾天后,萊萬多夫斯基與 Uber 律師簽訂協(xié)議。協(xié)議規(guī)定,如果 Uber 收購 Otto 引發(fā)法律糾紛,那么 Uber 要為萊萬多夫斯基辯護。相應的,Waymo 要求 Uber 提供特權文件列表,其中包含該公司與萊萬多夫斯基之法律關聯(lián)的詳細信息。
然而,萊萬多夫斯基反對制作這種無刪節(jié)的特權文件列表,并表示如果 Uber 提供這樣的信息,那么將損害他根據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所獲得的權利。上訴法院周二沒有支持他的觀點,并要求 Uber 提供未刪節(jié)的完整信息。
美國聯(lián)邦巡回上訴法院判決稱:“萊萬多夫斯基認為,根據第五修正案他有權得到豁免,因為制作無刪節(jié)的特權文件列表可能證明他有罪。地區(qū)法院判決被告應提供無刪節(jié)的特權文件列表,我們并不認為這一判決有錯?!?/p>
這一判決還意味著,Waymo 可以要求獲得 Uber 在收購 Otto 時的盡職調查報告。Waymo 表示,盡職報告中可能包含證據,能證明 Uber 知道 Otto 使用了竊取的技術。作為另一方的 Uber 則表示,沒有任何 Waymo 的機密文件上傳至 Uber 的計算機,因此從未在激光雷達系統(tǒng)的開發(fā)中使用這些技術。
Waymo 和 Uber 均拒絕對上訴法院的判決做出回應。
兩家公司將于 5 月 3 日重新回到法庭。屆時法官將決定是否發(fā)出初步禁令,禁止萊萬多夫斯基繼續(xù)參與 Uber 的無人駕駛項目,甚至要求在本案判決之前 Uber 徹底暫停無人駕駛項目。
- 比亞迪1-7月累計銷量破249萬,新能源銷量超二三四名總和
- 開啟越野新時代 ?全新坦克500智享版詮釋新豪華 新智能 新越野
- 百年奧迪,王者歸來!一汽奧迪雙車上市,領銜“油電共進”雙線布局
- 智能科技加碼,豪華積淀煥新:一汽奧迪Q6L e-tron家族上市展現全維實力
- 一汽奧迪Q6L e-tron家族上市,34.88萬元起開啟高價值智電出行新時代
- 秦L DM-i、海豹06DM-i虧電油耗刷新至2.6L,并將免費給新老用戶OTA升級
- 比亞迪海獅06杭州上市:第五代DM技術+e平臺3.0 Evo賦能,售價13.98萬起
- 用大模型優(yōu)化混動策略,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NEDC百公里虧電油耗刷新至2.6L
- 極氪009光輝上新冰玉白車色,售價78.9萬起
- 保時捷營業(yè)利潤暴跌91%!面臨中國市場疲軟和電動化轉型緩慢雙重挑戰(zhàn)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